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chuàng) > 正文

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造人間奇跡的密碼

【摘要】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為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作出卓越貢獻。以人民為中心是我們黨戰(zhàn)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zhàn),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的密碼所在。在未來征程中,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關鍵詞】建黨百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以人民為中心 黨的領導

【中圖分類號】D23 【文獻標識碼】A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鮮明指出:“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大無畏氣概,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這一恢宏史詩,是百年大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的人間奇跡。

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

“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xù)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莊嚴宣告,具有重大意義。“小康”概念最早出現在《詩經·大雅·民勞》中,曰:“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先民們所向往的是一個吃穿不愁、衣食無憂的理想社會狀態(tài)。1979年,鄧小平用“小康之家”來定位我們黨在20世紀末所要實現的戰(zhàn)略目標。他在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說:“我們要實現的四個現代化,是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我們的四個現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們那樣的現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從“汔可小康”到“小康之家”,小康,成為兼具傳統(tǒng)文化韻味和馬克思主義氣息的時代命題,成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醒目路標。

1982年9月,黨的十二大正式把鄧小平提出的20世紀末實現小康目標的構想確定為今后20年中國經濟建設總的奮斗目標,即從1981年到20世紀末的20年,力爭使全國工農業(yè)的年總產值翻兩番,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達到小康水平。1987年4月,鄧小平第一次完整地描繪了“三步走”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1995年,原定2000年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的目標提前完成;1997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實現“翻兩番”的目標提前完成。“總量”和“人均”都提前實現第二步戰(zhàn)略目標,由此也實現了由溫飽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1997年,江澤民在黨的十五大上提出小康階段的“新三步走”戰(zhàn)略;2002年,他在黨的十六大上明確提出,要在21世紀的頭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這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全面發(fā)展的目標。2007年,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上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作出全面部署,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文明等五個方面提出新要求。

2012年,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強調的不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難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講的是發(fā)展水平,‘全面’講的是發(fā)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xù)性。”這里的小康,有了更深刻、更豐富的內涵。接下來,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統(tǒng)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以新發(fā)展理念引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區(qū)域發(fā)展戰(zhàn)略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決戰(zhàn)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蹄疾步穩(wěn),久久為功。

從“初步小康”到“總體小康”,從“全面建設”到“全面建成”,中國人民的美好生活在小康內涵的拓展中不斷提升。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之際,《詩經》里的美好愿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變成了現實,在中國共產黨人接續(xù)奮斗之下,全面小康的里程碑矗立在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上。

縱觀古今、橫覽中外,人類文明史上不乏繁華盛世、驕人事功,但是很少有哪個時代或者哪個國家,能夠像今天的中國這樣,努力實現“一個也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任何一個地區(qū)、任何一個民族都不能落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不僅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上的關鍵一步,而且是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上從未有過的人間奇跡。這樣的人間奇跡,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光榮,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光榮,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光榮,必將載入中華民族發(fā)展史冊、人類文明發(fā)展史冊。

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干成了許多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

在政治方面,經過28年的浴血奮戰(zhàn),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廢除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結束近代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創(chuàng)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新中國,實行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過去一直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勞苦大眾翻身得解放,成為國家的新主人。千百年來,歷朝歷代,活躍在歷史前臺的都是帝王將相,什么時候有過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局面?中國共產黨人用短短的時間,不但做到了,而且鞏固了。這是千百年來從未有過的事情。按照新中國的政黨制度設計,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八大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是參政黨,與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種情況,不僅在東方社會,而且在西方世界,也是從未有過的。

在民族團結進步方面,56個民族和睦相處,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團結成社會主義大家庭。各民族在黨的帶領和關懷下,實現共同進步。新中國成立之初,藏族廢除農奴制,從奴隸社會一步跨入社會主義社會;納西族、景頗族、鄂溫克族等,從刀耕火種、原始漁獵的時代邁過千年歷史鴻溝,進入現代文明社會,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哪個少數民族也不能少,要讓各族群眾都過上好日子。這種民族團結進步的局面,是千百年來從未有過的。

在軍事方面,新中國成立之初,就敢于與世界上經濟實力最雄厚、軍事實力最強大的美國及以其為首的聯合國軍打了一場跨國戰(zhàn)爭,最終逼得他們坐到談判桌前簽訂停戰(zhàn)協議,維護了國家的持久和平,這也是近代以來弱肉強食的世界從未有過的。

在經濟方面,我們堅持走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發(fā)展道路,僅僅一個“一五”計劃取得的工業(yè)成就,就已經超過了舊中國的一百年。這樣的發(fā)展速度,也是前所未有。進入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我們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既充分發(fā)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積極發(fā)揮政府宏觀調控的作用,有效推動了各種經濟成分良性競爭、相互補充、共同發(fā)展,極大地解放和發(fā)展了社會生產力。在此基礎上,走出了一條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與西方“串聯式”發(fā)展不同,我們采取“并聯式”的發(fā)展模式,工業(yè)化、信息化、城鎮(zhèn)化、農業(yè)現代化同步發(fā)展。結果后來居上,用幾十年的時間趕上西方國家兩三百年的發(fā)展歷程,迅速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并且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持續(xù)保持在30%以上,超過歐美等西方發(fā)達國家。這樣的跨越,令全世界矚目。

在農業(yè)方面,我們先是通過土地改革,實現了中國農民千百年來“耕者有其田”的夢想,這是有史以來最深刻的社會變革。接著根據生產力的發(fā)展變化,通過農業(yè)合作化、集體化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激發(fā)農民的創(chuàng)造力和生產活力,使農民從“吃不飽”到“吃得飽”再到“吃得好”。特別是破天荒地取消千百年一直延續(xù)下來的農業(yè)稅,把幾億農民從沉重的賦稅中徹底解放出來。緊接著又通過實施脫貧攻堅行動、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努力解決城鄉(xiāng)發(fā)展不平衡的問題,引導大家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這是千百年來農民做夢都不敢想、也想不到的事情。

在區(qū)域協調發(fā)展方面,早在20世紀60年代,黨中央就實施“三線建設”戰(zhàn)略,從客觀上推動了中西部地區(qū)的工業(yè)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fā)展。改革開放后,通過實施區(qū)域協調發(fā)展戰(zhàn)略、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發(fā)揮“一帶一路”引領作用,深化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工作,努力解決東西部地區(qū)發(fā)展不平衡的問題,最終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小康、全面小康。

在社會建設方面,通過加強民生保障等各種制度舉措,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縮小貧富差距,以最終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著力解決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持續(xù)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終徹底解決了困擾中國人民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

在應對突發(fā)問題方面,我們發(fā)揮黨領導一切、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yōu)勢,發(fā)揮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勢,全國一盤棋,在應對百年一遇的自然災害、甚至千年一遇的突發(fā)重大疫情方面,以舊中國和西方無可比擬的制度優(yōu)勢,贏得了輝煌的戰(zhàn)績。

中國共產黨百年來干成的這些大事,都是為中國人民、為中華民族干成的大事。整個中華民族、全體中國人民,都為之感到自豪,都為之感到驕傲。

以人民為中心是百年大黨創(chuàng)造人間奇跡的密碼

為什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會有這么多人間奇跡的出現?這是因為我們黨和黨的領袖心中始終裝著人民。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深刻指出的:“任何時候我們都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這個根,永遠做忠誠的人民服務員。”

共產黨人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革命戰(zhàn)爭年代,毛澤東就指出:“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我們共產黨人區(qū)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又一個顯著的標志,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系。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fā),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fā)。”他還指出:“我們的第一個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向人民要東西,而是給人民以東西。”

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黨中央號召政府工作人員:“我們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人民的”,“政府是人民的,也是為人民的”;國家的權力屬于人民,國家工作人員是人民的公仆,不是人民的主人;我們的國家政權對“人民來說就是社會主義民主,是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勞動者所共同享受的民主,是歷史上最廣泛的民主”。那時候,出現了許多嶄新的名詞,比如人民共和國、人民政府、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協等。這說明我們成立的這個新國家,真的一切都是人民的。領導這個國家的政黨,除了人民的利益,沒有任何的私利,從來不代表任何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

改革開放之后,鄧小平指出:“我們的一個根本經驗是依靠人民;不要以為共產黨是金字招牌,如果脫離群眾,黨的威信是靠不住的。”江澤民指出:“黨的領導、黨的一切工作,都要依靠人民,相信人民,汲取人民的智慧,尊重人民的創(chuàng)造,接受人民的監(jiān)督。”胡錦濤指出:“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

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至上理念始終貫穿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治國理政之中。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總之,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們黨戰(zhàn)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zhàn),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的密碼所在。

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習近平總書記的“七一”重要講話,提出了“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的“九個必須”,第一個就是“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這其實是要求我們必須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看清楚過去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怎樣才能繼續(xù)成功。在未來征程上,我們必須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國之大者”,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確保黨始終站在時代前列,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已經是被中國革命歷史證明了的顛撲不破的真理。毛澤東認為:“既要革命,就要有一個革命黨,沒有一個革命的黨,沒有一個按照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革命理論和革命風格建立起來的革命黨,就不可能領導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戰(zhàn)勝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為了贏得中國革命的勝利,他提出迫切需要“建設一個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并且把建設這樣一個政黨的任務,稱為“偉大的工程”。正是通過實施這一“偉大工程”,中國共產黨才成為中國革命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堅定地指出:“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yè)由共產黨領導,這個原則是不能動搖的”;“從根本上說,沒有黨的領導,就沒有現代中國的一切”。在此基礎上,江澤民提出要把黨建設成為“領導全國人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政黨”;胡錦濤提出要把黨建設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指出:“黨是我們各項事業(yè)的領導核心,古人講的‘六合同風,九州共貫’,在當代中國,沒有黨的領導,這個是做不到的。”實踐證明,沒有共產黨的領導,沒有黨發(fā)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就不可能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就不可能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當然也就不可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百年輝煌,是黨領導人民艱辛創(chuàng)立的,這是我們過去成功的原因,也是我們未來繼續(xù)走向輝煌的根本保證。在未來征程中,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這是我們繼續(xù)創(chuàng)造更多人間奇跡的根本保證。

要旗幟鮮明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中國最大的國情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領導力量。黨領導一切,涉及黨對國家政權的領導,對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工作的領導,對工、青、婦等社會團體的領導,還有對黨組織內部的領導,等等。也就是說,縱向從中央到地方,橫向黨政軍民學,一切領域一切行業(yè),黨的領導在各方面具有普遍適用性。只有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將黨的領導統(tǒng)攝于黨和國家事業(yè)的全領域,覆蓋到黨和國家工作的全方位,貫穿到黨和國家發(fā)展的全過程,才能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中,制定科學合理的戰(zhàn)略部署和方針政策,實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的戰(zhàn)略安排。

要持之以恒堅持和完善黨的全面領導的體制機制。黨的全面領導是具體的,必須體現到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體現到國家政權機構、體制機制的設計、安排、運行之中。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體制機制,是落實黨的全面領導的關鍵所在。堅持和完善黨的全面領導的體制機制,必須完善黨依照黨章和憲法實施領導的制度安排,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形成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體系,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武裝力量體系,聯系廣泛、服務群眾的群團工作體系。要通過持之以恒堅持和完善黨的全面領導體制機制,全面優(yōu)化黨政權力運行機制,不斷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確保黨始終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

要堅定不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黨要管黨,才能管好黨;從嚴治黨,才能治好黨。堅定不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必須落實從嚴治黨政治責任,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堅持從嚴管理干部,持續(xù)深入改進作風,嚴明黨的政治紀律,發(fā)揮人民監(jiān)督作用,深入把握從嚴治黨規(guī)律。要以壯士斷腕的精神、刀刃向內的勇氣,推進黨的偉大自我革命,彰顯黨的領導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和最大制度優(yōu)勢。

要矢志不渝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黨中央是大腦和中樞,必須有定于一尊、一錘定音的權威。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發(fā)揮好黨的領導這個最大制度優(yōu)勢,最根本的是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最重要的是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鶎狱h員干部要帶頭做到“兩個維護”,既要有高度的理性認同、情感認同,不斷增強政治定力和政治能力,又要體現在日常工作和生活言行上,即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作者為山東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教授,山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編/張忠華 美編/李祥峰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chuàng)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李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