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中國品牌 > 領軍人物 > 正文

蔡昉:從“共享生產率”看共同富裕

現在大家都關注共同富裕問題。我們知道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個根本要求,這是從目的角度來講的,達到這個目標還涉及走什么樣的路徑。把共同富裕概念轉化成生產率提高的成果共享,就有利于把目的和手段更好結合,有助于我們認識初次分配應該發(fā)揮怎樣的作用,再分配應該發(fā)揮怎樣的功能,第三次分配包括什么內容等等問題。

人均GDP反映的是國家和老百姓的富裕程度。同時,我們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勞動生產率的狀況。因此,從共享出發(fā),可供分享的東西既是我們創(chuàng)造的財富,同時也是我們借以創(chuàng)造財富的勞動生產率。所以,生產率的提高也是要分享的,這就更接近于我們研究經濟增長理論的一個命題。

按照“十四五”規(guī)劃的要求,中央確定了我們在2025年,就是在“十四五”末要成為高收入國家。高收入國家按照世界銀行的定義,就是人均GDP超過1.2萬多美元,大體上相當于如今哥斯達黎加的水平。按照現在的潛在增長能力,即生產要素的供給與配置能力或生產率提高的可能性,我們預計,在2025年人均GDP按不變價來算可以達到1.4萬美元,也就是說綽綽有余達到進入高收入國家的行列。

另一個目標,就是在2035年成為中等發(fā)達國家。中等發(fā)達國家是什么含義呢?高收入國家也可以三等分,第一段是初步達到標準的發(fā)達國家,中間這段就是中等發(fā)達國家,后邊是更富裕的發(fā)達國家。因此我們確定,中等發(fā)達國家就是從人均GDP達到2.3萬美元開始的,相當于今天葡萄牙的水平。按照我們現在確定的達到2.3萬美元人均GDP的目標,基本上是可以達到的。但是,有沒有改革、改革的深入程度,還會決定實現目標的成色。

針對我們未來的目標,也可以從概念上把人均GDP轉化成勞動生產率水平。我們把人均GDP的增長概念轉化為生產率的提高,有以下幾個目的。第一,有利于我們在促進共同富裕和動用再分配手段時,遵循盡力而為和量力而行兩個原則。按照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我們盡最大努力做。又要根據發(fā)展階段和國情,以漸進方式推進。生產率是經濟發(fā)展成果分享的必要物質條件。沒有這個東西,共享和共富只能是無源之水,背離量力而行原則。第二,經濟增長和生產率提高,沒有所謂的“涓流效應”。必須有一系列的共享手段和路徑,才能達到共同富裕。未來GDP達到什么樣的目標,相應就意味著人均可支配收入要以人均GDP相同的速度增長,這樣才可能使我們達到共同富裕的要求。第三,我們強調共享生產率,這個理念有利于把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領域各種有效手段充分利用起來。

(作者為全國人大農業(yè)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

關鍵詞:何謂“涓流效應”

“涓流效應”也稱作“涓滴理論”,是指在經濟發(fā)展過程中并不給予貧困階層、弱勢群體或貧困地區(qū)特別的優(yōu)待,而是由優(yōu)先發(fā)展起來的群體或地區(qū)通過消費、就業(yè)等惠及貧困階層或地區(qū),帶動其發(fā)展和富裕。涓流經濟學指的是在一個體制中,給予上層人的利益會傳遞給較低階層人的經濟學理論。 (明仁)

[責任編輯:潘旺旺]
標簽: 蔡昉   共享生產率   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