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經濟理論 > 正文

共同富裕與習近平經濟思想

共同富裕,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目標,也是自古以來我國人民的一個基本理想。中國共產黨是真正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為己任的無產階級政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擺進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刻回答了為什么要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如何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實現什么樣的共同富裕等重大問題,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

體現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根本立場。堅持發(fā)展為了人民、發(fā)展依靠人民、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根本立場。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是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共同富裕,“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關系黨的執(zhí)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我們決不能允許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窮者愈窮富者愈富,決不能在富的人和窮的人之間出現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wěn)步前進作為經濟發(fā)展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fā)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努力為促進共同富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社會主義制度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證。切實解決共同富裕問題,必須充分發(fā)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一些發(fā)達國家工業(yè)化進行了幾百年,始終未能實現共同富裕,貧富懸殊情況越來越嚴重,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社會制度問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中,經過長期艱辛探索逐漸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它適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fā)展水平,既有利于促進生產力發(fā)展,又有利于促進共同富裕。“只要始終不渝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就一定能夠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體現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價值追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根據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對扎實推進什么樣的共同富裕作了全面深刻的闡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說的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我們要實現14億人共同富裕,必須腳踏實地、久久為功,不是所有人都同時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區(qū)同時達到一個富裕水準,不同人群不僅實現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時間上也會有先有后,不同地區(qū)富裕程度還會存在一定差異,不可能齊頭并進。這是一個在動態(tài)中向前發(fā)展的過程,要持續(xù)推動,不斷取得成效。”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歸根結底是要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要“讓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切實解決共同富裕問題,必須不斷創(chuàng)造和積累社會財富,在做大做好“蛋糕”的基礎上,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必須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處理好分配領域里的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問題,建設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使收入分配調節(jié)既能夠分好“蛋糕”,又有利于進一步做大“蛋糕”。必須建立科學的公共政策體系,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設。這種強調讓全體人民共享發(fā)展成果,把人的因素放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中心,與資本主義國家普遍存在的個人主義至上、資本至上、本國優(yōu)先等價值追求,有天壤之別。

體現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時代要求。習近平經濟思想是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創(chuàng)新中形成的,是新時代中國經濟發(fā)展實踐的理論結晶。經過長期努力,中國取得了巨大發(fā)展成就,但中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發(fā)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立足這一基本國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是“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必須根據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到2050年,基本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經過接續(xù)奮斗,我國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分別突破100萬億元和1萬美元,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人,為共同富裕奠定了一定物質基礎。同時,對于一個擁有十幾億人口且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國家來說,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個極其艱巨的任務,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歷史過程,是由一個一個階段性目標逐步達成的。推動共同富裕既等不得,也急不得;既要盡力而為,也須量力而行。我們不能做超越階段的事情,但也不是說在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方面就無所作為,而是要根據現有條件把能做的事情盡量做起來,積小勝為大勝,不斷朝著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前進。從2021年到2050年,促進共同富裕分“三步走”:到“十四五”末,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居民收入和實際消費水平差距逐步縮小。到203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到本世紀中葉,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居民收入和實際消費水平差距縮小到合理區(qū)間。

體現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發(fā)展主題。立足新發(fā)展階段、貫徹新發(fā)展理念、構建新發(fā)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fā)展,是解決高速增長積累的結構性矛盾、突破資源環(huán)境瓶頸的必然選擇,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重要內容。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化解社會矛盾、釋放社會正能量、促進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過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高質量發(fā)展中促進共同富裕”。這是新時代新階段我國發(fā)展的新特征新要求。以前我們要解決“有沒有”的問題,現在則要解決“好不好”的問題。

新時代,雖然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fā)生了變化,但人均GDP水平與發(fā)達國家比較還有不小的距離,發(fā)展仍是解決問題的基礎和關鍵,仍是黨執(zhí)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推進共同富裕,解決發(fā)展問題依然是第一位的。只有首先通過全國人民共同奮斗把“蛋糕”做大做好,才能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推進共同富裕不僅要實現更加公平的發(fā)展,還要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xù)、更為安全的發(fā)展。發(fā)展的質量決定了共同富裕的成色。著力提升發(fā)展質量和效益,以高質量發(fā)展?jié)M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重點解決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體現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方法論。習近平經濟思想既包括了經濟發(fā)展的基本立場和觀點,也包括了經濟工作的方法論——強調堅持穩(wěn)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定力,強調問題導向等。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了總的思路,作出全面而具體的部署,為推進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也體現了對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先富和后富、需要和可能、等不得和急不得的辯證關系的科學把握,體現了穩(wěn)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比如,關于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四個原則:鼓勵勤勞創(chuàng)新致富,堅持基本經濟制度,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堅持循序漸進。這四個原則中,勤勞致富是前提,基本經濟制度是根本,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是方法。實現共同富裕要有耐心,要尊重規(guī)律、提高實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經濟發(fā)展和財力可持續(xù)的基礎之上,重點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設。要堅持循序漸進,對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要有充分估計,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徑。

習近平經濟思想具有豐富、深刻的理論內涵,是一個系統(tǒng)、科學的理論體系,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習近平經濟思想從社會主義本質出發(fā),統(tǒng)籌效率與公平,是共同富裕的經濟學,引領全黨全國人民深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在高質量發(fā)展中促進共同富裕的腳步更加篤定。準確把握共同富裕豐富內涵、戰(zhàn)略步驟、實現途徑、主要原則、重大意義,對于深刻理解貫徹落實習近平經濟思想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趙秀芝,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教授)

[責任編輯: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