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在“973計劃”的一次專家組會議上,周光召先生突發(fā)腦出血,昏倒在我身旁,雖然及時送往醫(yī)院治療,但至今也沒能康復過來,再也不能回到他熱愛并為之奮斗一生的科學事業(yè)上來。每每想起這一幕,我內心總是百感交集,久久無法平靜。
1999年獲頒“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的23位科學家中,目前健在的僅有王希季、孫家棟和周光召3位科學家,而核武器研發(fā)領域只有周光召先生。
我和先生相識30余年,事業(yè)上他是我的引路人,工作中他是我的前輩領導。多年來,在工作上、學術上,先生給予我非常多幫助。先生已經臥病近13年了,這些年每次去看望先生,腦海中總是浮現起他真誠和藹的笑容,給我鼓舞和力量。先生求真的學術精神、剛正的學者風骨、嚴謹的治學風格、平和的人生態(tài)度,始終激勵著我。
國之赤子
周光召先生1929年出生于湖南長沙。那時的中國,正在遭受內憂外患,民不聊生。立志讓中國成為一個不再受人欺辱的強國,是無數仁人志士和有抱負的知識分子追尋的夢想。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光召先生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嚯y的歲月造就了他堅定不移的愛國精神,心系天下的寬廣胸懷,以及自強不息的個性品格。
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時候,舊中國留下的科學研究機構僅有30多個,全國科技人員不超過5萬人??梢哉f,新中國的現代科學技術事業(yè)是在一片空白的基礎上開始的。光召先生1951年從清華大學畢業(yè),1954年從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yè)后留校任教。1957年春天,響應黨的號召,他帶著“向科學進軍”的使命,前往蘇聯(lián)杜布納聯(lián)合核子研究所從事粒子物理研究。光召先生十分珍惜國家給予的寶貴機會,埋頭苦學,4年間兩次獲得聯(lián)合核子研究所的科研獎金,發(fā)表了33篇論文,取得了令當時世界各國學者贊嘆的成就。1959年6月,蘇聯(lián)單方面撕毀協(xié)議,拒絕援助我國研制原子彈,隨后撤走了全部在華專家,帶走了圖紙和資料。光召先生獲悉后,義憤填膺,強烈要求回國從事原子彈研究。他在致時任二機部部長的決心書中寫道:“作為新中國培養(yǎng)的科學家,我愿意放棄自己做了多年的基礎理論研究,改行從事國家急需的工作,我們隨時聽從祖國的召喚!”
1961年,光召先生回到了祖國,作為我國核武器科技事業(yè)開創(chuàng)者之一,在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一干就是19年,把人生最美好的時光獻給了祖國核武器事業(yè),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的研制成功,作出了歷史性貢獻。隨后,他又在推動“863計劃”、籌建中國工程院、推進中國科學院學部制度化、設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建設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推進“973計劃”、設立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推動農業(yè)科技“黃淮海戰(zhàn)役”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工作中作出卓越貢獻。
數十年來,無論是在哪個崗位、從事哪項工作,光召先生首先想到的是祖國和人民,他用拳拳赤子之心為祖國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殫精竭慮、鞠躬盡瘁,回報祖國的培養(yǎng)和人民的哺育。他的貢獻與品德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科學精神的倡導者與踐行者
周光召先生對科學事業(yè)的不懈求索和思考,使他對科學精神內涵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20世紀90年代,他曾提出科學精神就是徹底的唯物主義精神,將其歸納為7個要點(以下簡稱“科學精神七要點”):1.客觀唯實、追求真理是科學精神的首要要求。2.世界的發(fā)展、變化無窮盡,因此認識任務無窮盡,不斷求知是科學精神的要求。3.不盲從潮流,不迷信權威,不把偶然性當作必然性,不把局部看作全體。不輕易相信沒有在嚴密方法下經過反復實驗證明和嚴格科學推理的所謂“新發(fā)現”??茖W的懷疑精神是科學精神的組成部分。4.具體的真理都是相對真理,是可以突破的,創(chuàng)新精神是科學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5.新發(fā)現的真理必須包含原有真理的內容。創(chuàng)新應當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繼承一切為科學方法所證明的客觀規(guī)律和正確理論,是科學創(chuàng)新精神的必要組成部分。6.科學是社會有組織的群體活動。因此,團隊精神、民主作風、百家爭鳴等都是科學精神的組成部分。7.科學不僅要認識世界客觀規(guī)律,而且要參與社會的變革,促進社會的進步。要從理性的認識發(fā)展到變革的實踐,這也是科學精神的要求。
“科學精神七要點”是光召先生一生科學探索的智慧結晶,也是他一生科學實踐的基本遵循。他一生把“求真”“唯實”,即“追求真理、實事求是”作為科學精神中兩個最根本的方面。
20世紀70年代,在沒有任何資料可供參考的氫彈原理探索中,周光召、鄧稼先和于敏等諸位先生一道開會,鼓勵年輕人說真話說實話,專門進行“三老四嚴”的學風教育,大力強調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提倡集體攻關,發(fā)揚民主,集思廣益,建言獻策。就是在這樣的學術氛圍下,氫彈原理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從第一顆原子彈到第一顆氫彈,美國用了7年4個月,蘇聯(lián)用了4年,法國用了8年6個月,而我國只用了2年8個月。2005年,回憶起這段歲月,光召先生特別說道,“不同意見的爭論是發(fā)展科學的重要推動力”。不同觀點的爭論,既反映科學觀點和學術思想,又體現科學精神,構成科學研究極其重要的部分,對科學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說真話、講實話,是先生留給我最深刻的印象。
在中國科學院工作期間,光召先生以戰(zhàn)略科學家的系統(tǒng)思維,強調要站在國家大局來定位和謀劃中國科學院。他認為,脫離國家大局和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求來思考中國科學院的發(fā)展,是有悖社會發(fā)展且沒有希望的,光召先生將其總結為中國科學院存在與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科學技術發(fā)展“二動力論”:一是以科學家自由探索為動力,主要目標是研究自然界各種物質及其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認識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相互作用;二是以國家意志和社會需求為主要導向,主要目標是發(fā)展經濟,并通過市場的需求和反饋促進科技進步。
光召先生始終堅持以適應時代要求和中國實情來改革中國科學院。在20世紀80年代,他提出“開放、流動、競爭、聯(lián)合”的辦所方針和“一院兩制”的辦院方針,明確提出“要根據不同的特點和發(fā)展規(guī)律,采取不同的運行機制、管理模式和管理體制”。在1996年第八次院士大會上,他又強調,“科學院的改革和發(fā)展,就是要打破計劃經濟體制時期形成的封閉狀態(tài),重建面向全社會、扎根全社會的全國科學家、全國人民的科學院”“要用中國科學院的發(fā)展業(yè)績證明中國科學院的存在價值”。光召先生求真務實的戰(zhàn)略思想為中國科學院后來的改革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中國基礎研究的領路人
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能源、資源、生態(tài)環(huán)境等問題日益凸顯。光召先生在香山科學會議第75次學術討論會上提出:“中國現有的資源和條件,能否支撐中國的發(fā)展目標?中國人口約占世界的22%;耕地占世界的7%;能源占世界的10%,而且以煤為主體。按此模式發(fā)展,人均GDP(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000美元時,中國能源就承受不了。”
資源匱乏,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特別是原始性創(chuàng)新不足,以及建立在單純引進技術和跟蹤模仿技術基礎上的產業(yè)發(fā)展模式,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結構戰(zhàn)略性調整和國家整體競爭力提升的突出問題。解決這些發(fā)展中遇到的重大問題,沒有模式可以借鑒,也沒有外部力量可以依靠。光召先生基于對科學發(fā)展規(guī)律和世界科學前沿的深刻觀察,始終以一位戰(zhàn)略科學家的視野,從國家長遠利益出發(fā),對基礎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高屋建瓴的戰(zhàn)略思想和行之有效的戰(zhàn)略舉措。
他認為,“中國要實現現代化,必須采用新的發(fā)展思路,要發(fā)揮技術創(chuàng)新和知識經濟的重要作用”。他強調要充分調動科學家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加強原始性創(chuàng)新能力,為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支撐。另外,光召先生又提出“雙驅動”的戰(zhàn)略思想,即基礎研究既要依賴科學家在探索自然現象和規(guī)律方面的好奇心,又要依靠他們對國家和人民的高度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這一獨到見解為實現國家戰(zhàn)略與科學探索的統(tǒng)一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計劃”)作為我國基礎研究工作的一面旗幟,傾注了光召先生大量心血。在擔任顧問組組長的13年間,他提出了一系列前瞻性的構想,對“973計劃”的戰(zhàn)略定位、科學評價、創(chuàng)新鏈上下游的結合、人才培養(yǎng)、資源配置、學風建設等方面都有深刻、系統(tǒng)的思考,形成了一套有中國特色的基礎研究發(fā)展思想體系??梢哉f,“973計劃”是光召先生晚年最著力的重點工作之一。沒有他,就沒有“973計劃”取得的輝煌成就,他最后的心力也用在了“973計劃”上。在2011年11月的那次專家組會議中,他回憶過往,系統(tǒng)總結了“973計劃”的成功經驗,對“973計劃”的未來作出了展望。當講到中國科學院當年遇到的挫折和艱辛時,我坐在他身旁感覺到了他眼睛里的閃爍和聲音里的激動,我體會到了他的不易。我有時會深深自責,如果那天不請他來作報告,或許他不會累倒。我從他手上接任顧問組組長后,感到接過的不僅是一份重要工作,更是一份寄托著先生殷切期望的沉甸甸的責任,不敢有半分懈怠。
光召先生把發(fā)展基礎研究作為中國科技界的歷史責任,認為在國際競爭的大背景下,只有充分認識基礎研究的地位和科技工作者在發(fā)展基礎研究中的歷史使命,掌握和參與發(fā)現最新的科學技術知識,中國才能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
科學道德的典范
在擔任中國科學院院長期間,光召先生就提出院士應該成為科學道德建設的積極推動者和全國科技工作者的表率。在1994年學部聯(lián)合辦公室工作會議上,他強調院士要成為科技界堅持嚴謹、嚴肅、嚴格的科學態(tài)度和實事求是作風的榜樣。在1996年院士大會上,光召先生又嚴肅提出:“社會上的欺詐、虛偽之風,已經波及科技界。近年來,在課題立項、成果評價、職稱評定等工作中,不嚴謹、不嚴肅,甚至無視科學規(guī)范,不講科學道德,浮夸吹牛,弄虛作假現象,也時有發(fā)生……”時至今日,光召先生當年的嚴肅批評仍然振聾發(fā)聵,令人深思。中國科學院院士是科技界的最高學術稱號,是崇高的榮譽。我們要繼承前輩科學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堅持真理,實事求是,嚴謹治學,一絲不茍,嚴以律己,無私奉獻,以真正淵博的學識和崇高的品德垂范于社會,推動社會健康發(fā)展。
針對我國科技界一度出現盲目追求被收錄論文數量的現象,他尖銳批評:“要避免評價體系急功近利,要提倡十年磨一劍的精神,引導科學家從事更具有長遠影響和有重大科學意義的工作。”他提議把原始性創(chuàng)新能力作為評價的重要指標,使最有創(chuàng)造性的想法得到有力支持;要促進交叉學科研究,交叉學科最有可能產生突破性的發(fā)現和創(chuàng)新。
“一個有作為的科學家,不僅要重視理論,而且一定要重視實驗;理論和實驗結果一致當然值得高興;但有作為的科學家特別要抓住理論與實驗不一致的地方,因為從這種地方會發(fā)現理論或實驗的不足,有可能產生新的突破。”這是光召先生說過的一句名言。
在取得重大發(fā)現的征途上,會有挫折和失敗,科學家必須充滿自信,不怕失敗、不怕嘲笑,以堅定不移的努力去實現認定的目標。科學探索道路上沒有失敗者,只有前行者,每一個向前探索的人都是英雄。長期以來,一些學者有“拿來主義”思想,在科研工作中熱衷于跟蹤和模仿。對此,光召先生一針見血地指出:“缺乏自信又急于求成的心態(tài)是制約創(chuàng)造性的重大障礙之一。善于學習和高度自信才是人才的重要品質。”高精尖技術學不來、買不來,我們這類的慘痛教訓太多了。我們要用包容的心態(tài)對待科學研究,允許犯錯,鼓勵試錯,同時也要虛心聽取不同的學術觀點,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唯有如此,我們的科學事業(yè)才能迎來更加蓬勃的發(fā)展。
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離不開人才。光召先生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創(chuàng)新要以人為本,年輕人是國家和事業(yè)的希望,他強調:“要大力培養(yǎng)高層次青年科技人才。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就必須造就一大批既掌握現代科技和人文知識、又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各類人才,形成有戰(zhàn)略引領、有遠景激勵、有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創(chuàng)新團隊。”
為了年輕人的成長,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他就親自給年輕人授課。在我國核武器研制事業(yè)之初,我國科研人員對爆轟理論、沖擊波理論等基礎理論都還很陌生,光召先生以一位理論物理學家的敏銳,系統(tǒng)地給年輕人講授核武器物理專業(yè)的知識,而他本人在留蘇期間是從事粒子物理等方面的基礎研究的。光召先生是用淵博的知識和刻苦的精神,自己先鉆研透了再傳授給年輕人,他的鉆研精神和實際行動,給年輕人樹立了榜樣。
人類向前發(fā)展得益于對自然的不斷認知并從中獲取賴以生存的資源。如何推動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我們能為未來貢獻什么?這是一個深刻的話題,需要我們共同回答。研究和學習光召先生的精神和品德,能給我們十分有益的啟迪。
(作者:徐冠華,系中國科學院院士、科技部原部長)
(本文寫作得到梅永紅、黃寫勤的幫助)
我們的光召,我們的團隊
1960年前后,周光召在杜布納工作。杜布納是莫斯科郊外的一個地方,當時多國的聯(lián)合核子研究所建在那里,中國專家組的組長是王淦昌先生。
我那時是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的學生,我們學校的閱覽室里有蘇聯(lián)物理學界最重要的《實驗與理論物理》雜志。我學習的專業(yè)是理論核物理,經常在閱覽室里看這個雜志。就是從這個雜志上,我注意到了周光召的名字。他那時不過30歲左右,這個雜志經常刊發(fā)他的英文或俄文的論文,顯示出一位中國青年學者的才華。
在杜布納工作的王淦昌發(fā)現了反西格瑪負超子,轟動了整個國際物理學界,蘇聯(lián)各大報都以醒目的標題報道了這一成就。在發(fā)現這一基本粒子的同時,膠片上還記錄了另一個粒子的徑跡,一起工作的蘇聯(lián)學者就想要宣布“還發(fā)現了另一個基本粒子”,因杜布納名字的第一個字母是D,就把它命名為D粒子。王淦昌說,在弄清楚這是個什么粒子之前,不能宣稱還發(fā)現了另一個基本粒子。在杜布納工作的理論物理學家周光召和實驗物理學家丁大釗共同論證的結果是,這是K0介子的電荷交換反應。知道了他們的結論,王淦昌說:“謝天謝地,我沒吹牛。”
1961年光召回國,擔任第二機械工業(yè)部第九研究院理論部(后稱“九所”)第一副主任,主任是鄧稼先。當時,第一顆原子彈的總體計算正在緊張進行。為了一個關鍵數據,科研人員耗時半年多,反復計算了九次(后稱“九次計算”),總是和蘇聯(lián)專家之前透露的數據對不上。周光召來所后,立即參加了大討論,他以深厚的理論物理功底,利用最大功原理論證了蘇聯(lián)專家的數據不可能,終結了前后九個月的爭論,推動總體計算繼續(xù)進行下去。這是周先生為原子彈研制立下的首功,也啟發(fā)大家,核武器研究要自主創(chuàng)新,不能把突破原子彈只當成工程技術問題,而是要當成科學問題研究。他和彭桓武先生都強調,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工程應用的牽引下,加強相關基礎研究,領悟核武器物理的規(guī)律。他是利用最大功原理做的論證,說明深厚的基礎學科功底對應用研究十分重要。
光召離開九所后,在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所工作了一段時間,擔任了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在他的領導下,中國物理學會當時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得以解決。比如,經過他的努力,中國物理學會加入國際純粹和應用物理聯(lián)合會(IUPAP)。光召作為團長率領中國物理學會代表團(團員包括楊國禎、趙凱華、杜祥琬),于1984年10月赴意大利參加了IUPAP大會,與世界各國的物理學家展開交流。
光召離開九所后,仍然掛牽著九所的同事們。有一次他重返九所,我陪他到各研究室走了一圈,在一個室里有位同事問他:“老周,我們在工作中用到的物理學在學校并沒有學過,這正常嗎?”老周回答說,科學技術發(fā)展很快,參加工作后,需要再學習。
光召后來當選為中國科協(xié)主席,中國科協(xié)有一個定位:科協(xié)是科技工作者之家,光召在一次講話中,精辟地闡述了中國科協(xié)的DNA。他說,每個家都有自己的遺傳因子,科技工作者之家的DNA是什么呢?我認為就是求真唯實。這個闡述對中國科協(xié)的工作有長期的指導意義。
光召患有哮喘病,但是,在九所工作時,在海拔3000多米的青海高原,他不顧個人安危,努力工作,指導理論和實驗相結合;在新疆戈壁沙漠,他和所里的同事一起住在帆布帳篷里,睡在木板通鋪上。1969年,我們全所乘綠皮火車,睡地板,由北京搬到四川梓潼縣曹家溝。他和我們一起,不知走了幾天幾夜,到了曹家溝,每天的伙食,就是三分錢或四分錢一份的煮蘿卜或煮白菜,周末和我們一起去梓潼的小飯館買一份炒豬肝改善生活。
這里要說一下光召的夫人鄭愛琴。她是學生物的,光召到九所工作后,她不能研究生物了,因為外語很好,就調到九所的情報室,以此支持光召的工作。
在那時,我們國家的科學家,就是靠著這份家國情懷,和團隊一道戰(zhàn)勝了各種困難和干擾,獨立自主地突破了核武器物理學難題,使中國人的腰桿硬起來了。
這就是我們的光召,這就是我們的團隊。
(作者:杜祥琬,系中國工程院院士)
學人小傳
周光召,1929年出生于湖南長沙。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1951年從清華大學物理學系畢業(yè),1954年從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yè),留校在物理學系任教。1961年到第二機械工業(yè)部參加研究工作。1982年任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曾任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