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是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的夢想。在現代化這個追逐夢想的舞臺上,在追求發(fā)展進步的歷程中,從來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像中國這樣戰(zhàn)勝如此眾多的艱難險阻,把一個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13億多人口大國帶入快速現代化的發(fā)展軌道。中國道路是破解發(fā)展中國家現代化難題的成功實踐。
一、中國道路打破了發(fā)展中國家現代化對西方的路徑依賴
走一條什么樣的發(fā)展道路,是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發(fā)展中國家面臨的一道難題。二戰(zhàn)以后,在以蘇聯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國家之外,多數發(fā)展中國家的現代化是仿照西方模式進行的。
西方為發(fā)展中國家指出的現代化路徑,以20世紀20—30年代形成的新自由主義為理論基礎,該理論的基本主張,就是“市場化”、“自由化”和“私有化”。1989年,在美國政府和西方金融界的推動下,形成了指導拉美經濟改革的十項政策主張,后來被稱為“華盛頓共識”,其核心內容與新自由主義一脈相承。然而,這一所謂“共識”自上世紀90年代在拉美推行以來,拉美國家連續(xù)發(fā)生經濟和金融危機,面臨嚴重的經濟衰退、兩極分化和尖銳的社會矛盾。蘇東劇變后,新自由主義的“休克療法”,一度令東歐陷入嚴重的經濟衰退??梢哉f,新自由主義在全球泛濫,令廣大發(fā)展中國家飽嘗苦果。
中國道路,是一條成長于資本主義體系之外,從根本上打破對西方路徑依賴的現代化道路。當中國向世人展示了完全不同于西方設定的發(fā)展路徑和輝煌成就時,世界開始注目東方。
中國道路,與新自由主義和“華盛頓共識”有著根本區(qū)別。從制度前提上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以人民代表大會為根本政治制度,實行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等基本政治制度;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并存和共同發(fā)展。從指導思想上看,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高度重視宏觀調控,強調發(fā)揮計劃與市場兩個手段的長處。從政府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來看,包括許多西方學者在內的研究表明,中國道路所以成功,在于它不僅擁有一個“大政府”,而且擁有一個“好政府”。所有這一切,與新自由主義以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和推行私有制為基本的政治經濟前提、主張政府不干預經濟的“小政府”構成了根本區(qū)別。此外,中國道路還有一些鮮明的特點,如出口導向型政策、高儲蓄率和投資率、重視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fā),等等。這些特征,共同構成了中國道路的主要內涵。
事實證明,恰恰是與西方所推崇的發(fā)展模式相區(qū)別的中國道路,最有力地推動了本國的發(fā)展,中華民族以昂揚的姿態(tài)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會變?yōu)楝F實。中國道路向世界昭示,每個國家都應當根據本國的具體國情來選擇自己的發(fā)展道路。中國道路給世界啟示,社會主義制度、強有力的政府、混合經濟、宏觀調控,同樣可以成為現代化的成功元素。在未來,中國模式將進一步打破新自由主義和“華盛頓共識”的迷思。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