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chuàng)精品 > 理論動態(tài) > 正文

全球史研究:尋找全球溝通之道

法國歷史學家、法國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莫里斯·?,敔枺∕aurice Aymard)認為,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和多元化的歷史敘述使全球史研究前景看好。全球史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全球史研究會對歷史學編纂產生怎樣的影響?未來研究趨勢如何?本報記者就此對莫里斯·?,敔栠M行了采訪。

在全球時空下考察歷史

《中國社會科學報》:為何全球史研究備受關注?

莫里斯·?,敔枺喊殡S著世界范圍內的人口頻繁流動、物質財富流通,人們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生活方式也在全球范圍內交流。1987年,我第一次訪問中國時穿著西裝,而絕大部分中國同行穿的是中山裝。到現在,大家的衣著方式已沒有很大差別。與此同時,世界各地的信息能夠通過互聯網在全球實時傳播。各國政府制定政策也會以全球為視野。

這一現實情況迫使歷史學家從人類的過去中尋找、發(fā)現同樣具有跨國性質的物質財富、人員、思想觀念的交流。盡管這些交流規(guī)模較小、流通速度較慢、形式有所不同,但畢竟是當前全球化浪潮的前奏。歷史學家已經找到了中國與歐洲地中海沿岸國家之間人員、貿易往來上千年的歷史。當時歐洲從中國進口絲綢、茶葉與陶瓷,盡管不能與今天在上海港大量進出的巨型集裝箱船相比,但已經是橫跨歐亞大陸的遠距離交流。

我們思考“全球史”時不妨換一個視角,即相對于以往在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時間、空間尺度下研究歷史,“全球史”是在“全球”的時間、空間尺度下考察和研究歷史。作為歷史學家,我們必須去研究經濟全球化所產生的后果,無論它是正面還是負面。我們尤其需要了解,這種變化對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乃至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傳統、每個人的行為方式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研究全球史正是為了回答經濟全球化向人類所提出的各種問題。   

國別史研究須向多元性開放

《中國社會科學報》:在全球史研究興起之后,是否仍需要國別史研究?

莫里斯·埃瑪爾:強調全球史研究的重要性,并不意味著國別史研究不重要。我就曾參與過意大利史的編纂工作。每個國家都有必要建立自己國家的歷史,為生活于其中的人民及后代,建立作為共同生活基礎的集體記憶,為人民描述他們所繼承的文化傳統。

但現在書寫一個國家的歷史已無法遵循以往模式,國別史必須向多元性開放。歷史學研究領域已實現極大拓展,新石器革命、農耕文明出現、野生動物馴化、動植物養(yǎng)殖等事件在人類歷史上的意義并不亞于文字發(fā)明;甚至,那些不與人類歷史直接相關聯的環(huán)境、氣象、生態(tài)的歷史,也構成了歷史學家研究的對象。這些課題過去都曾被歷史學家排斥過,但通過這些對以往所認為的邊緣領域的研究,各國歷史學家們正在使國別史研究更加豐富充足,乃至面貌一新。

歷史學研究課題的拓展不是偶然的,這一拓展的進程恰恰是與現代化進程的加速緊密相連的。在“全球”這一大的時間、空間尺度下,歷史學研究拓展出的諸多課題已經超越了國家、地區(qū)的邊界,以往的國別史研究方法已不足以解釋歷史。今天,物質財富、思想文化的流動都愈加全球化,歷史研究的性質也隨之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需要歷史學家提出新的對策?!  ?/p>

上一頁 1 2下一頁
[責任編輯:趙斯昕]
標簽: 全球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