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上繳更多將會藏富于民
蔡洪濱認為《決定》從經濟領域來看有五個亮點。首先就是更加清晰地明確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個決定性作用不僅是基礎性的,還是首要的。這意味著政府的主要作用是保證市場機制的有效運轉,而不是代替或者超越市場的力量。另外四個方面的亮點,一是明確了建設統(tǒng)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的目標;二是將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經濟放在平等的市場主體地位,并創(chuàng)新國有資產管理理念;三是將財稅體制上升到了國家治理的高度;四是表示要采取措施全面保障農民的財產權利和土地權利。
《決定》提到要提高國企上繳公共財政比例,到2020年達到30%,在蔡洪濱看來,這更加體現了國有經濟的本質含義,亦即社會全體成員共同所有的經濟。“國企30%利潤上繳公共財政,最直接的作用是國家有更大的財力用于公共開支、社會保障等方面,也可以降低財政從非國有經濟和民間汲取的資金,藏富于民。”
另外,這次《決定》對國有資本、壟斷行業(yè)也提出了要求,如國有資本投資項目允許非國有資本參股,石油、電信等領域實行價格改革,允許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設立中小銀行等,這些都是發(fā)揮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的重要內容。蔡洪濱認為,通過引入競爭機制,可以用市場倒逼的手段來推進壟斷行業(yè)的價格改革。這能夠刺激國有資本管理水平的提升,加快國有企業(yè)改革。同時這個過程也是民間資本獲得公平權利的一個過程,并最終完善市場經濟體制。
合理劃分事權解決資源錯配
《決定》中提出要保持現有中央和地方財力格局總體穩(wěn)定,結合稅制改革,考慮稅種屬性,進一步理順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蔡洪濱表示,要理順中央和地方的關系,主要是通過建立和完善基礎性財稅制度,明確中央事務和地方事務的邊界,并通過合理劃分事權重新確定財力配置,再以此為基礎進一步優(yōu)化稅收劃分和轉移支付制度。
但蔡洪濱強調,加強中央事權和支出責任并不是將地方權力向中央集中。《決定》提出,“最大限度減少中央政府對微觀事務的管理”,“直接面向基層、量大面廣、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經濟社會事業(yè),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層管理”,所謂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是要解決財稅資源錯配的問題,把責任與公共支出更有效率地聯系起來,同時更好地保證公共資源的均等化,與權力向中央集中并不是一回事。
針對有人擔心“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會不會造成地方政府擴大赤字的問題,蔡洪濱也予以否認,稱這是一種誤解??缒甓阮A算平衡機制的建立主要是為了讓地方政府能夠更加科學地對財政支出進行合理調配,避免因當年實際支出與預算出現差異時,政府的一些臨時性決策所導致的不良后果。
城鄉(xiāng)差距擴大是轉型副產品
這次三中全會賦予了農民更多的財產權利,并明確指出城鄉(xiāng)二元結構是城鎮(zhèn)化的主要障礙。
蔡洪濱表示,“城鄉(xiāng)差距擴大是傳統(tǒng)經濟向現代經濟轉型中的一個副產品”,要解決這一問題,應該從兩方面入手:一是要讓城鄉(xiāng)居民享有平等的權利,要建立城鄉(xiāng)統(tǒng)一的建設用地市場,賦予農民對承包地的流轉和入股等權利,推進城鄉(xiāng)要素平等交換等;二是要積極創(chuàng)造農民參與現代化進程的環(huán)境,對城鎮(zhèn)、小城市、中等城市以及大城市的戶籍開放區(qū)別對待、因地制宜,兼顧政策目標和現實條件,能夠扎實地推進城鎮(zhèn)化進程。 實習記者 孫文文 J192
蔡洪濱是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的學生,他表示,這次三中全會從六個方面對未來的改革進行整體布局,可謂全面。另一方面,對市場經濟的決定性作用,市場主體的平等權利、政府治理的科學定位、打破城鄉(xiāng)二元結構等多方面破題是多年來最為具體到位的,可謂深化。(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斯坦福大學經濟學博士 蔡洪濱)